水杨酸钠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L-钙离子通道的影响
樊婷 , 李耕林 , 王云峰 , 李华伟
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
摘要:目的:水杨酸钠是构建耳鸣动物模型的常用药物,本文通过研究水杨酸钠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L-钙离子通道的影响,进而探讨耳鸣的发病机制。
材料与方法:对出生后6天的C57BL/6小鼠取耳蜗基底膜中圈,体外培养3天后,将体外组织随机分为4组:对照组、1mM水杨酸钠组、3mM水杨酸钠组、5mM水杨酸钠组。按照分组浓度,向各实验组培养基中添加水杨酸钠粉末。所有标本继续培养48小时后终止,通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得到内毛细胞L-钙离子通道电流的I-V曲线,进而计算得到钙电流幅值、钙通道半激活电压和斜率因子,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。
结果与结论:对照组、1mM、3mM和5mM水杨酸钠组的耳蜗内毛细胞钙电流幅值分别为-259±83pA(n=16)、-208±41pA(n=8)、-366±42pA(n=9)、-434±51pA(n=11),其中3mM和5mM水杨酸钠组的钙电流幅值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(P<0.01),且三个水杨酸钠组进行两两比较时,钙电流幅值均有统计学差异(P<0.05)。对照组、1mM、3mM和5mM水杨酸钠组的耳蜗内毛细胞L-钙离子通道半激活电压分别为-30.4±2.9mV(n=16)、-30.6±4.1mV(n=8)、-33.2±2.0mV(n=9)、-33.5±2.3mV(n=11),其中3mM和5mM水杨酸钠组的半激活电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(P<0.05)。各组间的L-钙离子通道斜率因子无显著差异。上述结果表明,水杨酸钠可增加离体培养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钙电流,由此产生的钙超载可能构成耳鸣的发病机制之一。